知青文化

柴窝堡
2021-11-17
来源:互联网

1966 年,通过报名、筛选,上海嘉定、南汇、宝山相继有 3 批 265 名青年 奔赴新疆支边,来到距乌鲁木齐市区 45 公里的柴窝堡林场,其中最小的 16 岁, 最大的 20 出头。当年的柴窝堡,在方圆四五十公里的戈壁滩上,人烟稀少,气 候干旱,植被稀疏,风化、沙化严重,上海知青在茫茫无垠的戈壁滩上开始播撒 汗水、播撒希望。他们抗风沙、战严寒、斗酷暑、忍饥渴,克服种种困难,将荒 漠变成了绿洲。当年亲手栽的果树苗,如今已绿树成荫,果实累累;当年放养的 鱼苗蟹苗,如今已是鱼蟹成群。现在,柴窝堡湖边还有他们亲手营造的 573 公顷 树林。当年他们从上海引种试养繁育成功的的“大闸蟹”,如今已被注册成“天 山雪蟹”,成为了柴窝堡湖乃至整个新疆的一大品牌而享誉国内外。


阅读65
分享